□ 林 海 文/圖
洞經音樂是中國民間音樂文化遺產之一,發祥于四川,起源于古蜀人祭祀音樂,自唐代開始流行,南宋時期用于演唱《文昌大洞仙經》,因而得名洞經音樂,此樂古韻飄逸、輕慢悠揚。
洞經音樂明代傳入鶴慶,在鶴慶縣境內傳播。清朝時則是洞經音樂在云南大普及、大發展、大繁榮、大融合的鼎盛時期。鶴慶縣各鄉(鎮)、村均有洞經演奏班活動,1936年,中國工農紅軍二、六軍團長征經過鶴慶,鶴慶人民在金墩柏樹廟組織洞經音樂演出,迎接紅軍。逢年過節,鶴慶縣城云鶴樓上有洞經音樂演奏,演奏時磬聲悠遠,周邊方圓幾里均聽得見。1984年恰逢甲子年,鶴慶縣組織了各鄉(鎮)洞經音樂演奏比賽。
洞經音樂使用的樂器有吹、拉、彈、擊多種,是民間使用樂器最多的一種演奏形式。經班演奏人員小型樂隊30人,中型樂隊50人,大型樂隊80人,除了演奏人員外有唱經班4到8人。參加演奏的多是文人,其音樂觀受儒家和道家的影響,形成了洞經音樂的特色。演奏時先由“領腔生”領唱,根據不同的“科”,不同的經文,“起”不同的經腔,樂隊、和聲跟上。如:祭祀神圣座調、禮請十供養調、敬調、敘話、勸慰、懺調等。唱誦經文是洞經的主要內容,有領有和,逐首接連地唱下去,有時只用木魚擊打節奏,有時則要音樂伴奏。各地洞經團體有自己一套約定俗成的配曲定規。談腔是抒情性較強的韻腔,演唱經文中的韻律詩詞,伴奏可分為細樂和大樂兩種形式。
《鶴慶洞經古樂》經文化館王星老師收藏的手抄油印本記錄共有94首,分甸南、甸北曲調,有所差異,其中包括《月調》《吉祥音》《元皇贊》《玉華音》《愛湖》《仙家樂》《慢四言》《小白梅》《山坡羊》《老臘黃》《梅花引》《一江風》《瑤臺月》《妙華音》《上清宮》《金紐絲》《十供養》等。一些經曲還撒落于民間,尚待收集整理。演出經班只有零星幾支小型隊伍為老百姓的喪葬、鼎建安居和祈福祈愿做一些祭祀活動。鶴慶洞經音樂于2020年12月3日申報為大理州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。
近期,一些退休職工和鄉村愛好者、老經班人員組成了一支20多人的洞經古樂隊,每星期二集中進行排練,大家熱心于洞經音樂的發掘和演奏,力爭讓鶴慶洞經音樂這朵古老的奇花重現鶴陽大地!